PBO纖維PBO是聚對苯撐苯并雙口惡唑纖維(Poly-p-phenylenebenzobisthiazole)的簡稱,是20世紀80年代,美國為發展航天航空事業,而開發的復合材料用增強材料,是含有雜環芳香族的聚酰胺家族中,最有發展前途的一個成員,被譽為21世紀超級纖維。
PBO是由美國空軍空氣動力學開發研究人員發明,首先由美國斯坦福(Stanford)大學研究所(SRI)擁有聚苯并唑的基本專利,以后美國陶氏(DOW)化學公司得到授權,并對PBO進行了工業性開發,同時改進了原來單體合成的方法,新工藝幾乎沒有同分異構體副產物生成,提高了合成單體的收率,打下了產業化的基礎。
1990年日本東洋紡公司,從美國道化學公司購買了PBO專利技術。1991年由道一巴迪許化纖公司在日本東洋紡公司的設備上開發出PBO纖維,使PBO纖維的強度和模量大幅度上升,達到PPTA纖維的兩倍。
由表可見,PBO纖維的強度、模量、耐熱性和抗燃性,特別是PBO纖維的強度不僅超過鋼纖維,而且可凌駕于碳纖維之上。
此外,PBO纖維的耐沖擊性、耐摩擦性和尺寸穩定性均很優異,并且質輕而柔軟,是極其理想的紡織原料。 PBO作為21世紀超性能纖維,具有十分優異的物理機械性能和化學性能,其強力、模量為Kevlar(凱夫拉)纖維的2倍并兼有間位芳綸耐熱阻燃的性能,而且物理化學性能,完全超過迄今在高性能纖維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Kevlar纖維。
一根直徑為1毫米的PBO細絲可吊起450千克的重量,其強度是鋼絲纖維的10倍以上。大連義邦鍍金屬PBO高分子纖維絲,采用特種化學鍍技術處理,經國產化編織工藝后可廣泛適用于整體輕量化飛行器設計。
大連義邦鍍金屬防波套,將PBO基材與金屬銅、鎳牢固的結合在一起,由鍍金屬PBO制成的防波套兼顧PBO特性的同時具有高導電性。在強度、模量、減重、鹽霧等多項性能都高于金屬基,且具有等同于金屬的EMI電磁屏蔽效能,對比傳統金屬防波套減重80%以上,軟弱耐彎折適用于在狹小空間位置布線使用。
PBO作為21世紀超性能纖維,制成的復合防波套在擁有PBO優異的機械性能的同時,還可以獲得與傳統金屬材料相同的傳輸阻抗性能,能夠以很小的重量提供強大的 EMI 屏蔽性能。
本文意在傳播新材料資訊,部分圖片來自網絡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+86-412-6330396(銷售)
+86-412-6322505(售后)